今年1-3月,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早谋划、早部署、转作风、图创新,狠抓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扩大消费、促进外贸进出口等主要工作。现将一季度商务经济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 一季度商务经济运行情况
(一)产业转移来势较好,招商引资开局良好
一季度,全县接待外商来永兴考察200余人次,长鹿集团、碧桂园、中再生、中国神华集团、中国华电、欧中友好协会、兆虹控股集团、中国社区商业工作委员会等一批重量级、高端企业前来郴考察。出动小分队招商30余人次,在谈项目30余个。1-3月,实际利用外资2800万美元,完成年度任务27%,同比增长7.7%;实际到位内资90497万元,完成年度任务32.23%,同比增长18.5%;已建标准厂房7.5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27.7%,同比增长17%。
(二)外经外贸发展平稳,结构质量稳步提升
外贸进出口总额2966万美元,完成年度任务9.3%,同比增长,23.5%(其中加工贸易2226万美元,完成年度任务9.7%,同比增长4352%);劳务输出人员76人,完成年度任务31.7%,同比增长19.3%;一是结构质量明显趋好。加工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75%,说明我县承接产业转移的质量较高。二是龙头企业作用凸显。全县进出口超过2000万美元的企业1家。白银、黄金依然是我县拳头出口商品。三是外贸主体持续增长。全县开展进出口业务的企业5家。
(三)商贸流通物丰价稳,市场消费逐渐回暖
1-3月,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9亿元,同比增长13%左右。元旦、春节期间,我县推出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营销活动,消费呈现出品牌化、时尚化和多元化的特征,市场繁荣,物丰价稳。城区各大型商场、超市客流量和商品销售额增加;节日期间健身、休闲、探亲访友等活动丰富。农村市场繁荣,大批在外务工人员返乡过年,给农村消费品市场带来活力。
二、存在的困难及其原因
一季度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加工贸易完成任务不理想。今年市局下的任务由去年500万美元增至23000万美元;二是园区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离发展的要求有一定距离;三是新项目比去年减少,从一季度的考核情况看,大多数为续建项目,新落户的项目极少。四是外商投资增长幅度不大,新项目落地的难度大。
究其原因:一是加工贸易白银出口企业绩效不理想,出口产品单一,抗市场风险能力弱,除金、银、铋等有色金属外,其他产品进出口微乎其微。二是加工贸易黄金电子手册,市海关到3月中旬才给企业下批文,导致加工贸易、外贸进出口业绩不理想。三是受园区整体环境影响评价制约,增加了产业转移新项目环评工作难度,项目入园落户难度加大。四是对在谈项目跟踪力度减弱,项目落户进度减缓,特别是境外投资企业很少,导致实际利用外资出现短路。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为确保全面完成今年招商引资工作目标任务,下阶段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要力争在开放型经济平台建设上有新亮点。一打造优质高效的招商信息平台。要以经济发达地区、产业集聚地区为重点,充分发挥商会、协会作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地招商引资信息网络。要加强政府招商网点建设,聘请招商代表,在广州设立联络处,在深圳、惠州、中山、东莞、香港等地设立联络点。要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结合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精心包装招商项目,建立好项目库,提高发布项目质量和招商成功率。二打造功能完备的产业承接平台。要切实加快循环经济示范园、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柏林工业园、太和工业园、农产品科技示范园等新规划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把“两区四园”建设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投资乐园”。要突出抓好标准厂房建设,增强对转移企业的吸引力,新建标准厂房出租率达90%以上。三打造实力雄厚的项目融资平台。进一步做大做强银都投资建设发展(集团)公司,提升融资能力,扩大融资规模,年内力争融资50亿元以上。
(二)要力争在招商引资产业承接上有新突破。一大胆创新招商方式。要树立“大招商、招大商”的理念,围绕循环经济和城市矿产等优势和新兴产业开展重点招商,突出抓好珠三角、长三角、海西经济区、成渝经济区、香港、台湾等发达地区的招商推介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力争年内引进1-2家世界500强、国内100强等战略投资者。二精心组织好适当组织数量精、项目好、客商档次高、投入成本少、招商实效大的招商推介会。大力支持、引导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筹建异地商会。三切实优化服务环境。完善外商投资重大项目、重点企业跟踪服务和调度机制,切实解决企业落户和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长鹿、中侨泰成、中再生、神华集团、中国华电、碧桂园、精细化工园、农产品科技示范园、中航天宇等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要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保障这些项目在用地、拆迁等方面的合理需求,提高签约项目履约率、项目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开工率。
(三)要力争在外经外贸方面有新跨越。一是着力扩大外贸规模,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培育市场主体,加强湖南省出口基地县、湖南省外贸强县的建设;大力开拓出口市场,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巩固和扩大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实施科技兴贸,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品牌竞争力。二是大力发展加工贸易。认真研究国家对外贸易政策,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帮助有条件的企业申报自营进出口权,形成新的出口增长点;要重点支持意水、永顺、威旺、兴光、贵研、阳光、雄风、金荣、朝阳、阳光体育、东裕等产品出口和生产型出口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对进出口骨干企业扶持力度,落实好进出口企业外经贸各项奖励和补贴政策。三是积极扩大进口。充分发挥进口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完善进口促进政策,重点扩大能源资源、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四是加大国际、区域间合作。鼓励和引导县内优势行业和企业如怡兴供应链公司、永鑫环保科技公司、永星公司等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区域合作,利用全球资源,开拓海外市场,同时支持企业开展对外工程和扩大劳务输出,支持企业对外投资实业,建立海外基地。
(四)强化工作考核。根据县委、县政府加大招商考核力度的要求,一是按考核考评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量化考核项目,将考核贯穿到招商工作的全过程。尤其是加强对招商活动月的督查考评,为招商引资工作升温加压。二是加强招商调度和统计工作,及时通报考核情况,对工作不负责,完成任务不理想的单位和乡镇,下发县长督办卡。并将督办情况作为招商引资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大力度、高密度的督查考核,让全县上下进一步提高招商意识,增强服务意识,为下阶段的招商引资工作营造更新更浓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