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柏林镇党委、政府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工作总要求,围绕“争当柏林经济发展排头兵,乡村振兴示范镇”总目标,坚持“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的工作主基调,高质量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水平,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开新局。
一、围绕产业兴旺,拉动振兴引擎。一是壮大传统产业。扩大烤烟面积达7800亩,收购烟叶1.42万担,实现税收456万元。新建烤房50栋。投入600万,完成龙王市、金盆村2000余亩高标准烟水配套项目。二是守住粮食底线和耕地红线。全年完成土地流转2218亩,建设高标准农田3281.55亩,治理受污染耕地3.2万亩,治理抛荒550余亩。发展水稻69582亩,实现粮食产量5603吨。三是加快产业规模化经营。实施以羊、生猪、黄栀子、黄桃为主导的四大农业工程,初步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市场化目标。发展科技示范12户,家庭农场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7家。集种养、休闲、食宿一体的四星级农庄——福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正在申报五星级农庄。志丰生态养殖项目,已完成1.2万㎡三通一平,0.2万㎡配套住房。总投资3.5亿元的永兴新六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猪舍建设面积19.5万㎡。
二、围绕生态宜居,打造秀美乡村。一是常态化开展“三清六治”。以党史学习教育与人居环境整治相融合,按照“网格管理、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通过“定格、定人、定责”,将全镇24个村(居)细化240个网格、429名网格员,把人居环境整治各项任务落细落实在网格上。全年累计完成22个示范组“三拆”任务,拆除房屋795间1.25万㎡,开展巡河935次,清理水塘7口、沟渠17.1公里、农村生活垃圾580余吨。完成新改厕200座、历年改厕质量“回头看”1200座。今年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1个,县级美丽乡村2个,县级“最美庭院”3个,最美样板示范河1条。二是持续加大生态环保整治。以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对全镇2019年以来的涉及环保200余个问题信访舆情进行再一次回访,对已关闭企业120余家进行“回头看”,并建立巡查台账。常态巡查严管“打非治违”,今年累计开展整治行动20余次,取缔42家,拆除各类冶炉260余个,切断动力供电40余处。向郴州市生态环境局永兴分局移交非法冶炼、非法储存危废违法案件各1起。三是抓紧抓好“两违”整治。全年实施拆旧建新,规范农村建房60栋,节约建房用地10.82 亩。下达限期责令整改通知书80份,依法拆除违法建筑 52宗6656㎡,制止查处各类土地违法行为15起。四是推动农村污水治理。完成金盆、长乐、龙王市、杜泥村4座20吨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投资1500万元的虹桥村镇区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已完成 1.072千米的管网铺设,项目进度完成90 %。五是夯实农村基础设施。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今年完成通组公路7.7公里,公路扩宽2.3公里。安保道路钢护栏12公里,水泥护栏330米。桥护栏16处,桥面加固扩宽1处。完成山塘整修67口,渠道整修1.2余万米。六是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工作。全年完成新造林任务4600亩,森林抚育500亩,组织义务植树3万余株。办理造林绿化技术服务和造林补贴152件,面积183公顷。六是
三、围绕治理有效,确保平安和谐。一是积极搭建多元共治平台。积极探索“村(社区)+社会组织(团体)+居民”的乡村治理模式。全镇累计成立治安、基层法律、巾帼、好人协会等志愿服务队18支,注册志愿者1200余人,开展宣传党史、政策宣传15场次,涉及群众2300余人,开展护林巡河78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300余个,其中化解矛盾纠纷20余个。二是深化“平安柏林”建设。继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行为,全年处理治安案件31件,破获刑事案件22起,打掉盗窃团伙2个,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6人,2021年被评为县级“扫黑除恶”先进集体。依托“书记信访一体化”,加大信访、矛盾调处工作力度,全年共接访342件,办结342件,办理率100%。省信访局交办件2件、县信访平台交办信访件6件,信访积案化解1个、12345平台案件320宗,镇级13件。
四、围绕乡风文明,凝聚振兴能量。一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深入推进文化惠民,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组建“一校三会”(乒乓球、羽毛球、书法)。县里唯一的社区大学落户柏林社区,在县“农商行杯”羽毛球比赛中荣获乡镇第一名,乡村文明焕发新气象。二是充分发挥文化宗祠引导作用。实现“一约四会”24个村(居)全覆盖,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深入开展文明乡风活动,将祠堂文化打造成乡风文明建设的新阵地,充分挖掘本村传统文化,弘扬先贤精神。三是深入开展文明创评活动。持续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开展文明家庭、平安家庭、最美庭院、巾帼先进集体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以“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在全镇掀起学习模范、争当先进的热潮。今年创建县级文明家庭3户,县级巾帼先进集体1个、巾帼先进个人1人。评选镇级“平安家庭户”14户、“平安家庭”示范村7个,“洁净家庭”214户。
五、围绕生活富裕,保障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增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一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和帮扶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消除脱贫不稳定户27户51人、边缘易致贫户24户61人、突发严重困难户2户8人的返贫风险。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做到应保尽保,全镇扩面新增低保61户123人。发放各类津贴、补贴、慰问金共计382.02万元,其中临时救助5.56万元,退役军人发放安抚金、慰问金160余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13万人次,补偿农合1898余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6229万人,发放养老金850余万元。落实农村妇女免费“两癌”筛查620人。三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投入3.2万元完成洞口学校安全通道。奖优扶困,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全年发放“奖优帮困”金54.7万元,其中为大学新生发放奖励扶助金8.2万元、“五类”贫困生教育资助金38.6万元、教师奖优帮困7.88万元。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今年共摸排境外回国45人,国内返乡10634人。完成18岁以上户籍人口接种3.2663万剂次、3-11岁户籍人员接种3835剂次。
六、围绕党建引领,凝聚振兴合力。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对软弱涣散金盆村整顿提升,开展好党员规违纪问题排查整顿工作,整改“四种情形”51个,一般类型问题252个。推行“导师帮带制”,为63个新任村干部配备了经验丰富的14名导师。举办村干部提升能力轮训班3期,受训128余人。将在疫情防控、三清六治、园区建设等工作中能力突出的65余名群众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其中作为后备干部培养的23人。二是加强“人才”管理。做好“引”字。以乡情乡愁为纽带,以“乡贤回归工程”为载体,按照“镇党委指导村委会,村委会交任务,乡贤领办”机制,多形式开展“乡贤回乡、助力家乡”主题活动,推动更多在外成功人士、新乡贤回归乡土参与家乡建设。全镇成立“乡贤之家”24个,入库在册乡贤307名。截至目前,乡贤认捐资金5300余万元,用于5条合并村连接路建设,2个村饮水工程建设,2个村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4个村级文化中心建设,在经济带动上,近期计划返乡办厂2家。做好“培”字。大力实施乡土人才培育工程,提升“土专家”“田秀才”实用型队伍,目前已建立专家工作室5个,培养帮带徒弟68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劳动能力技能培训,举办5期,培训193人。
长乐村集中建房点图
荷塘村集中建房点图
乡贤企业——福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夜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