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永兴县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循环经济为主导,以园区集群为主体,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发展民营经济为着力点,制定下发了《永兴县2014工业项目建设大会战实施方案》、《永兴县2014年“稳增长促转型”活动实施方案》,县级领导和县直单位深入企业、项目开展现场办公,积极帮助企业、项目解决困难与问题,全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全县工业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的态势。1-9月,全县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3.4亿元,同比增长38.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50.6亿元,同比增长3.9%,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规模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7.5%,对GDP的贡献率为61.0%,拉动GDP增长7.3个百分点。全县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8.4%,实现利税总额19.6亿元,同比增长14.6%。
一、1-9月工业发展亮点纷呈
(一)园区建设日臻完善。园区是承载企业平台,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生产性服务业建设,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两区四园”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3亿元,园区骨架基本成型。新建标准厂房2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7%。同时,理顺园区管理格局,将原经济开发区管理的社会事务剥离出去,让开发区管委会专心致志抓园区建设。
(二)整合升级稳步推进。全面推进稀贵金属、煤炭、烟花爆竹三大传统支柱产业的整合提质升级。重点抓稀贵金属产业整合升级工作,全县82家落后冶炼企业全部取缔、关闭到位。加快推进30家稀贵金属主体企业入园步伐。雄风、兴光、华鑫等4家企业环评报告书通过省环保厅审批,企业入园项目已开工建设,琼鑫、意水、金沅、强胜等7家企业的环评报告书通过省环保厅组织的专家评审会,其余企业的环评报告书正在编制之中。加强煤矿安全生产能力建设,完成煤矿技改扩能投资2.7亿元。制定《永兴县落后小煤矿关闭退出工作操作方案》,有序开展小煤矿关闭退出工作,拟定关闭小煤矿13家。严格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复产验收工作,实现安全事故零记录。推进传统产业升级,积极引导企业依靠科技革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共申请专利103件,专利授权68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市级技术研发中心1家、市级科普示范基地1家、产学研合作协议3项、省级科技成果1项。
(三)招商引资来势较好。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成为全县转方式、调结构、增总量的有力抓手。通过夯实承接平台,创新招商方式,1-9月,全县接待外商来永兴考察420余人次,中国再生资源公司、中国神华集团、中国华电、欧中友好协会、清华同方公司、兆虹控股集团等一批知名大企业来永考察,针对项目外出点对点招商,出动小分队招商100余人次,在谈项目20余个,签约了17个项目,引进资金总额达190多亿元。实际利用外资9384万美元(全部是工业外资),完成年度任务89.4%,同比增长30.68%;内联引资项目57个,实际到位内资总额为23.1亿元,完成年度任务86%,同比增长16%,其中,工业类实际到位内资18.7亿元,有云谷工业物流、玲珑兴泰、正华钢化门窗制品、清雅环卫、纽瑞博、永商科技等49个项目。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完成3.21亿美元,完成省定年度任务110%,完成市目标任务100.3%,同比增长615.4%。
(四)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县委、县政府把产业项目建设当作开财源、增后劲的重要工作来抓。2014年永兴县共实施重大工业项目59个,其中总投资过亿元的项目50个,合计总投资335.6亿元,本年度计划投资45.1亿元,续建项目27个,新开工项目32个。制定下发了《永兴县2014年工业项目建设大会战实施方案》,继续实行县级领导联系工业项目制度,坚持“一月一考评、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的项目推进机制。1-9月完成投资40.0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8.8%,比序时进度快13.8个百分点。截止9月底,已竣工项目5个,包括万森医疗、启圣电子、永鑫环保等项目,年内可竣工投产或部分投入使用的工业项目有8个,东裕鞋厂、LED照明等项目。
(五)要素保障措施得力。资金链是企业的命脉,全县调动各方力量加大融资服务,促进企业生产与项目建设。1-9月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11次,成功引进华融湘江银行,积极引导企业上市融资,指导企业直接融资,积极申报贷款贴息鼓励银行放贷,大力推介企业互保、林权质押、矿权质押、土地流转质押以及商业贸易定单质押等新的金融服务产品。截止9月底驻永各金融机构为316家企业发放贷款28.75亿元,县外金融机构为我县52家企业发放贷款11.2亿元。全县各金融机构完成各项存款余额125.5亿元,同比增长17.09%。完成各项贷款余额47.5亿元,同比增长26%,新增贷款9.8亿元,居全市第一位。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办证难。由于产能分配不合理,环评审批受阻等因素制约企业整合升级与搬迁入园。全县稀贵金属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已经过多轮整合,2010年以来,全县积极响应国家调结构、促转型的要求,对全县的稀贵金属再生资源利用企业进行全面整合升级,计划在2015年底前将原有的128家稀贵金属资源综合再利用企业整合到30家以内,全部搬迁入园经营。但在整合升级的过程中遇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适用标准即铅产能的准入门槛。由于现时的国家产业政策并没有明确规定“三废”稀贵金属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中涉铅问题的准入标准,湖南省环保厅在企业环评审批时仅套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2012年第38号公告《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的相关规定,要求永兴县整合升级后的稀贵金属环保再利用企业的铅产能不能低于5万吨,否则就不予进行环评审批;同时又规定永兴县铅产能总量不能突破30万吨,按照这个标准来规划设定,永兴县稀贵金属环保再利用企业就只能保留6家。而全县的稀贵金属环保再利用企业只是涉铅(单个企业约1万吨),是从“三废”原料中以铅为“中介”综合回收利用各种稀贵金属(如金、银、铋、碲、钯、铟等)并完成无害化环保处理,它不是以生产再生铅为目的,而是以综合回收各种稀贵金属和完成环保终极化处理为目的,不能视同从原生矿产中单纯提炼铅产品或从废旧铅蓄电池中单纯提炼铅产品,因此不适宜套用《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不能简单地将永兴县稀贵金属环保再利用企业定义为铅冶炼企业。目前,整个产业面临市场准入难题,环评审批阻止了项目搬迁入园与企业整合升级。
(二)融资难。永兴稀贵金属产业正常生产经营每年需要大约40亿元的流动资金,每家整合企业搬迁入园又需投入流动资金超过2亿元,而目前银行信贷政策是银根紧缩,基本上是只收不贷,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严重制约企业搬迁入园与转型发展。
(三)用地难。项目用地指标紧张,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很大。今年省国土资源厅预下达永兴计划指标80公顷(1200亩),目前全县急需上报的重点项目用地量为485.28公顷(7280亩),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受土地指标制约,项目拆迁、规划立项等工作进展缓慢,影响企业搬迁入园进程。
三、加快发展的对策措施
全力稳增长、促发展,力争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保持13.5%以上的增长速度,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13%以上。工作重点及措施如下:
(一)抓生产,促增长。要继续深入开展县级领导和县直单位联系企业“稳增长促转型”一对一服务活动,加强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监测与分析,着力抓好能源、原材料、物流、用工、用地等生产要素的保障和供应,特别是项目建设用地问题,要千方百计突破解决,促进新项目早日落地,促进企业增产增效。
(二)抓项目,促发展。继续强化领导联系项目机制,坚持“一月一督查,一月一调度,一季一小结,年终定奖惩”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工业项目建设大会战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融资、办证等突出困难,确保项目建设按计划完成投资进度。重点进一步抓好“两区四园”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稀贵金属企业入园步伐,加快推进中再生、仪强电动客车、中侨泰成、柏林工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
(三)抓重点,促转型。一是加大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力度。强力推进金银稀贵金属产业整合,加快煤矿技改扩能步伐,做好烟花爆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二是加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特别要加强对全县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优化升级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重大工业项目招商力度。充分发挥永兴(广东)商会作用,广泛联络客商,采取以园招商、以厂招商、以商招商,实行一厂一策、一事一议等优惠政策,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坚持一个签约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名责任人、一套工作方案的工作机制,促进签约项目早日落地开工。加快推进与清华同方、人民电器、中再生、神华集团、中国华电、精细化工园、农产品科技示范园、中航天宇等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对接合作与跟踪服务。
(四)抓融资,促服务。积极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问题。一是继续努力向上争资,做好项目申报跟踪协调和服务,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及时到位;二是继续充分发挥县信用担保公司平台作用融资;三是继续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促成驻永各金融机构特别是县外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发展;四是继续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资本市场,大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五是继续加大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力度;六是进一步强化政务服务。全面贯彻落实《永兴县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取消或降低服务收费的优惠政策。强化机关作风建设,加强部门合作,形成企业帮扶合力,在做好“并联审批”和一体化办公服务等工作基础上,努力在企业用工、办证、财税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扶持,切实为企业发展、项目建设做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