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县狠抓精准扶贫,严格落实“四个切实”、“五个一批”、“七个精准”要求,建立“1+2+22”精准扶贫政策体系。动员全县上下凝心聚力、聚焦发力、准确用力,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
富民增收,培育产业“改穷业”。我县坚持把发展富民产业作为增加群众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着力点,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和合作社为支撑,强化“造血式”扶贫,确保年内完成12个贫困村摘帽、8734名贫困人口脱贫。
便江镇破塘村是省级贫困村,下辖15个村民小组,共438户村民,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96户,288人。过去村里的贫困户都是一穷二白,日子过得都很拮据,更别提致富了。2015年6月,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便江镇破塘村通过招商引资,与国家标准级示范羊场、广东省黑山羊原种场等公司合作,创办了种羊生产企业郴州穗丰农牧有限公司,打造湘南地区首个标准化黑山羊种羊基地。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发动贫困户参与养羊。
目前,公司已经发展了20户贫困户养羊,以最少20头的养殖规模为例,每年可以繁殖50头羊羔。此外,贫困户还可以拿着5万元的金融扶贫贷款在公司入股,每年能收获10%到15%的保底分红。
民生改善,踢开致富“绊脚石”。今年以来,我县坚持政策向扶贫倾斜、资金向扶贫聚集、项目向扶贫靠拢,把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作为补齐富民增收短板的着力点,通过一个个“微建设”,积聚贫困村发展活力,为富民增收注入“催化剂”。
近日,在湘阴渡南塘村刘家坳组安置点上,46户易地搬迁户,集体住进了新房。南塘村是省级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0户187人,需要易地搬迁的46户120人。村里易地搬迁扶贫的集中安置房,按人均25平方米的标准,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集中安置。根据贫困户家庭人口数不一样,享受的面积也不一样,安置点设置了30、60、80、100平方米四种户型。
我县鼓励山区贫困群众实行易地扶贫搬迁,多渠道保障搬迁户创业就业,实现脱贫。全县1437户4096人,将在2017年年底前全部完成易地搬迁。
政策支撑,落实到位“增动力”。我县重点实施教育、健康、保障专项行动,继续免除建档立卡家庭困难学生普通高中学杂费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杂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同时全面落实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对无主或无能力支持的患者,通过疾病应急救助资金减免医疗费。我县还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纳入低保范围,为部分劳动能力较弱的贫困人口安排保洁员、道路河道管护员等公益性岗位,促进低收入农户自力更生。
今年,我县精准扶贫攻坚仍在持续发力,上半年,29个省定贫困村的光伏扶贫项目已有2个村待并网发电、6个村完成支架安装、10个村完成基础工程;落实参与分贷统还小额信贷的贫困户第一批半年分红2500元/人,分红金额近1000万元;“财银保”扶贫贷款项目全面铺开。2016年度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质量安全监测、验收、档案归集等后续工作基本完成,入住率位列全市第一。2017年11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已完成项目前期全面开工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已摸清底数、落实到户。落实扶贫和低保“两线合一”,一季度发放753户1304名贫困群众“兜底”保障资金10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