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沪农商村镇银行

首页> 关于我们

区县动态

90后大学生回乡当起“新农人”

发布时间:2017-02-16来源:永兴政府网浏览字体:[      ]

在油麻镇土桥村,有这样两名90后大学生,当大多数人选择在城市里定业安居时,毕业后的他们选择回到家乡,跑到山里变身为养殖专业户。不同于传统养殖户,两个“新农人”搞起了生态养殖,利用互联网销售产品,领着村民一起走上脱贫致富路。

初冬时节,天气渐寒,在油麻镇土桥村艾我佳生态养殖场里,谢仕通正在忙着打扫养舍,刘贤魁则在一旁为母羊体检。一个稚气未脱,一个戴着眼镜,显得书生气很浓,初见他们,很难将他们与养殖场的老板联系起来。

26岁的谢仕通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毕业后在辽宁一家外贸公司做技术主管。2015年底,谢仕通就萌生了回乡办农场搞生态养殖的想法。一个好不容易跳出农门的大学生,却又要回乡村?想法立即遭到了家人的反对。谢仕通把自己的规划告诉了同村在长沙大学学习物流专业的刘贤魁,没想到两人一拍即合。

依靠政府支持和在学校打工积攒下来的钱,两人共投资50多万元,办起了生态养殖场,建起了羊圈、鸡舍、牛场。养殖的道路不仅辛苦,也伴随着困难和波折。2016年3月,购进的十多头云南黄牛突然出现了问题,表现出不进食、咳嗽的症状。自己虽然拥有专业的畜牧知识,但毕竟养殖经验不足,无法准确判断出病因。于是,他向大学时候的老师求助,并取样送去学校化验。最终确诊牛是感染了“巴氏杆菌”,因为处理得及时,才避免了较大的损失。有了这次的教训,从喂料、清扫到放养,他们事事亲力亲为。前三个月的收入就突破了10万元,当地的百姓也纷纷加入生态养殖的行列。

养殖场的规模在不断壮大,2016年5月两人在油麻镇土桥村流转林地1300余亩。今年,养殖场有松林鸡4000只,黄牛40头,黑山羊260只。村里已经有10余户村民加入了生态养殖的行列。为了打开销路,今年两人又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将产品卖到了上海、深圳。

关于我们|人才招聘|网站声明|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沪ICP备06030408号 服务热线:4009962999 网站支持IPV6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