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在发展中崛起,而村落,却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渐渐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在我县樟树镇仙水桥村,22岁的大学生马姝婷,在毕业后选择了留在家乡,为她所在的偏僻的小山村带来虽小却美的改变。
马姝婷是一名乡村建设志愿者,今年,大学毕业后的她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
仙水桥村的仙水大屋,由于地处偏远,这里没有通自来水,没有学校,青年人都外出打工了,只剩下老人和小孩。于是,马姝婷思索着如何给村里带来新的活力。2015年,还在读大学的马姝婷就带着全村乡亲的希翼,向社会发起“关注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的公益主题活动,引起了很多爱心人士的关注。
马姝婷的热心和爱心,不仅赢得村里小朋友的喜爱,村里的老人也是大事小事都找她帮忙。
建设家乡,马姝婷一直在想怎么让村民们有现金收入,于是,她发动大家办起了生态农业合作社。
合作社种起了有机红米、香米、杂交水稻和金线莲,还养鸡养鱼。最近,她又张罗着开通“微信为村”公众号,建起村里的微信群,想着在互联网的平台上,为家乡建设传递正能量。
马姝婷的行动,得到了香港大学高岩教授和许多爱心人士的支持,他们在腾讯公益平台发起腾讯乐捐,帮助马姝婷为家乡的孩子建绘本书屋,开设儿童、老人活动中心,建人文教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