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永兴商务和开放型经济发展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以及其他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抢抓扩大开放、承接产业等历史机遇,取得了跨越发展。目前,全县商品市场初具规模,新的流通格局初步形成,外经贸工作取得突破进展,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商务和开放型经济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保障供给、促进生产、方便居民,以及联接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生产和消费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对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保增长促增收”工作现状
1、永兴县农贸市场的设施情况。目前永兴县农贸市场按区域分主要可分为城区市场和乡镇市场,具体情况为:城区有城关市场、开发区市场、跃进市场、三发市场、胜利市场5个,乡镇有马田新市场、马田老市场、马田农贸市场、油麻市场、油市市场、湘阴渡市场等25个;永兴县农贸市场按建筑型材分主要可分为水泥框架市场、钢构厂棚市场、集商住超为一体的商贸城。水泥框架市场8个,钢构厂棚市场12个,商贸城10个。
2、城区日用消费品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近几年,随着我县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吸引了一批省内外著名连锁超市。县城各地遍布的香江超市、生源百货超市、通程电器超市、拓普电器超市等大型超市为永兴县人民服务。基本上幅射到了整个城区,齐全的商品和宽广明亮的购物环境极大的提升了城市品味,方便了市民购物。香江超市计划五年内建成仓储配送物流及一体配送中心,2012年计划完成土地规划150亩,和工程建设的信用贷款。
3、社会消费稳步增长,住宿业、餐饮业兴旺。近几年,我县新建的荣裕国际、银都、永昌兴、龙华山庄、安陵书院等大型综合性宾馆均具备了星级宾馆的基本条件。永兴宾馆等一些老店经过改造后,硬件设施也达到了星级宾馆水平。加之分布在各主要街道的中小型饭店、土菜馆以及近郊的“农家乐”,组成了服务齐全的餐饮、住宿服务群,能满足各层次消费群体的需求。2014年1-8月份,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报数为36.72亿元,同比增长13.2%。元旦、春节、国庆期间,我县推出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营销活动,消费呈现出品牌化、时尚化和多元化的特征,市场繁荣,物丰价稳。目前,全县市场商品供应充裕,价格平稳;餐饮市场持续增长;宾馆住宿业发展较快;住房、通讯、汽车等成为新的消费亮点。
4、农村日用品消费网络基本形成。目前永兴县农贸市场按区域分为城区市场和乡镇市场,永兴县还有若干马路市场和超市,如永兴生源百货、香江超市等3家大型超市;马田镇惠民百货、粤客隆等10家中型超市。另有如拓普、通程等4家大型家电卖场;如皇朝、富居等4家家私卖场的各类专业市场。农贸市场占地面积80.76亩,经营面积达30,000余平方米。全年永兴县农贸市场成交总额5亿多元(500,000,000元),全县农贸市场安置就业14000多人。其中成交额达亿元有马田市场、城关市场2个。
5、农资市场销售方便快捷。永兴县积极推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抓好县城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优化商品市场结构和布局,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化的流通方式。取缔“马路市场”,积极引导县城流通业有序、健康发展。制定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近期及长远发展规划,在结构调整上,重点逐步转移到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上,搞好粮食、食用菌等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我县作为国家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县,做好香江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农超对接、配送中心和农家店建设,重新构建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村生活消费品流通网络体系,彻底改变农村市场消费不方便、不安全、不实惠的状况。
6、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明显。多年来,县委、县政府以战略眼光,提出了“扩大开放”战略,摆脱资源依奈经济,开创可持续发展特色经济。特别是进年来,我县充分用好省委、省政府赋予郴州的先行先试政策,抢抓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历史机遇,以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为主抓手,全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2014年1-9月,全县接待外商来永兴考察420余人次,长鹿集团、桑德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再生资源公司、中国神华集团、中国华电、欧中友好协会、清华同方公司、兆虹控股集团、中国社区商业工作委员会等一批重量级、高端企业前来郴考察。有针对项目外出点对点招商,出动小分队招商100余人次,在谈项目20余个,签约了27个项目,引进资金总额达320多亿元。
7、服务外包业具有明显的涉外经济发展潜力。2013年全县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94亿美元,完成年任务的240.9%,同比增长203.1%(其中加工贸易出口额2.38亿美元,完成任务的4760%,同比增长7431%);劳务输出人员197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3.7%,同比增长10%。2014年1-9月,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3.24亿美元,完成省定年度任务110%,完成市目标任务101.3%,同比增长632.65%(其中加工贸易29000万美元,完成年度任务160.5%,同比增长7335.9%);劳务输出人员206人,完成年度任务85.8%,同比增长17.5%。可见,外经外贸发展平稳,结构质量稳步提升。主要表现在:一是龙头企业作用凸显。全县进出口超过2000万美元的企业1家。白银、黄金依然是我县拳头出口商品。二是外贸主体持续增长。全县开展进出口业务的企业5家。三是认真抓好“破零倍增”工作:商务局按照《湖南省外贸“破零倍增”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关于下达2014年全市外贸工作“破零倍增”目标任务的通知》文件要求,拿出具体实施意见,出台了关于抓好永兴县“破零倍增”工作的文件,明确了工作任务、时间和要求等;确定2014年永兴“破零倍增”重点企业建议名单,“破零”重点企业任务数5家,现意兴贵金属、永顺贸易、金润有色、龙达经贸4家已完成破零,占年度任务80%,“倍增”重点企业任务数1家,阳光体育、东裕鞋业2家已完成倍增,占年度任务200%。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商贸流通业还滞后、现代化水平低。流通企业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低,集约化、规模化水平低;流通资源整合性差,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够,物流配送发展缓慢;市场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市场监测、应急调控手段不足;农村流通体系不健全。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商贸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
二是开放型经济规模小。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力度不大,竞争力弱。外商直接投资、内联引资总量小,且缺少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配套能力强的大项目。
三是商务和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社会诚信建设相对滞后,流通产业发展缺乏良好的服务环境和市场环境。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优惠政策落实难,对外来投资服务意识不强、引进项目建设和经营发展环境不优等。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突出重点,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不断完善客商库及项目库,广泛联络洽谈,坚持规划引领、突出重点的原则,立足粤港澳台、拓展沪浙闽苏、面向国内外,按照“抓大的、上优的、盯住财力贡献大的”思路加大招商引资,着力引进对接一批“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高附加值、强带动力”的“四高一强”产业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工作督促检查,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深入开展。
2、加大引进外资项目力度。加强对外商的宣传力度,在日常招商中,要多向外商宣传讲解外商投资的鼓励政策和优惠措施,对目前在谈的一些外资项目如长鹿农庄旅游项目、马来西亚客商的电子加工项目、皮具产业园项目、台湾客商投资茶叶种植加工项目等项目加大对接力度,力争投资项目落地。同时抓紧报批新外资项目。抓紧澳金星服装产业园项目的手续办理,尽快立项注册;同时还要迅速报批其它项目2-3个,如马来西亚客商等,以充实外资项目储备。
3、加大对标准厂房建设力度。加紧出台《关于加快园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大政府主导的标准厂房建设力度;同时把华创产业园打造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孵化基地”,推进云谷工业地产及物流项目建设,五年内建设标准厂房在120万平方米以上,年内园区力争完成20万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化厂房建设。
4、加大项目建设攻坚力度。按照永办[2014]59号《永兴县2014年项目建设“推进三大会战决战150天”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强化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和督查督办,对未按计划开工的项目要找出难点和关键节点,分解落实推进责任,力争早日开工;对进度较慢的实施项目,梳理存在制约项目推进困难和问题,分层协调解决。深入开展“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年”活动,大力提高项目开工率和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5、力争在外经外贸方面有新跨越。一是着力扩大外贸规模,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培育市场主体,加强湖南省出口基地县、湖南省外贸强县的建设;大力开拓出口市场,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巩固和扩大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实施科技兴贸,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品牌竞争力。二是大力发展加工贸易。认真研究国家对外贸易政策,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帮助有条件的企业申报自营进出口权,形成新的出口增长点;要重点支持意水、永顺、威旺、兴光、贵研、阳光、雄风、金荣、朝阳、阳光体育、东裕等产品出口和生产型出口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对进出口骨干企业扶持力度,落实好进出口企业外经贸各项奖励和补贴政策。三是积极扩大进口。充分发挥进口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完善进口促进政策,重点扩大能源资源、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四是加大国际、区域间合作。鼓励和引导县内优势行业和企业,如怡兴供应链公司、永鑫环保科技公司、永星公司等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区域合作,利用全球资源,开拓海外市场,同时支持企业开展对外工程和扩大劳务输出,支持企业对外投资实业,建立海外基地。五是加强企业整合,凭借永兴“两园四区”开发,推动冶炼企业整合,打造出类似宇腾化工、金贵银业的大型冶炼企业,增加原矿冶炼能力。
6、加强法制建设,规范管理市场。坚决贯彻执行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根据县委、政府出台的管理办法,继续做好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清查,促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稳步增长。为了促进我县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稳步增长,进一步对全县限额以上的批零贸易和住宿餐饮企业开展清查申报工作,按照“限上企业抓增长,上限企业抓入库,接近限额企业抓培育,新建企业抓跟踪”的原则,对全县批发、零售、餐饮和住宿企业进行调查摸底,主动和统计部门、乡镇、街道做好对接、协调和确认工作,努力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做到能报尽报,绝不漏报。有针对性的继续抓好限额企业的培育和申报工作,迎难而上,抓住契机,再创佳绩。其次,加快成立专门的商务行政执法队。落实商务行政执法队人员的招考问题。抓好酒管、屠管执法的工作。第三,抓好成品油站回头看工作。对我县“十二五”成品油发展规划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回头看。
7、强化工作考核。根据县委、县政府加大招商考核力度的要求,一是按考核考评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量化考核项目,将考核贯穿到招商工作的全过程。尤其是加强对招商活动月的督查考评,为招商引资工作升温加压。二是加强招商调度和统计工作,及时通报考核情况,对工作不负责,完成任务不理想的单位和乡镇,下发县长督办卡。并将督办情况作为招商引资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大力度、高密度的督查考核,让全县上下进一步提高招商意识,增强服务意识,为下阶段的招商引资工作营造更新更浓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