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沪农商村镇银行

首页> 关于我们

区县动态

永兴县招商引资工作四年行动计划

发布时间:2015-06-29来源:转载自永兴县政府网浏览字体:[      ]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四年行动计划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全县对外开放水平,提高我县招商引资实效,推动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结合我县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开放促发展、优势化强势、对接珠三角、融入大郴州,建设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县”总体思路和目标,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抓住国家推进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契机,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机制、完善招商引资载体,拓展招商领域,优化投资环境,强化产业链招商,提升产业集聚发展水平。着力扩大与珠三角、长三角、海西经济带的合作,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好、具有突出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实现招商引资规模和质量大幅提高,促进永兴县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科学发展原则。发展是硬道理,要千方百计扩大招商引资的规模,全方位、多渠道引进资金,力争招商引资总量有一个大的明显增长。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做好项目建设的环保评估,有效保护环境和资源,实现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统筹规划原则。要围绕全县经济发展战略,结合我县产业发展布局,建立并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科学规划全县招商引资主攻方向和主要目标,推动产业、规划、招商有机结合,形成以电子信息、稀贵金属精深加工、机械制造等为主导产业、具有永兴发展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三)促进产业提升原则。要把培育壮大优势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目的。立足现有企业基础,突出围绕我县稀贵金属再生利用、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精细化工等主导产业招商引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突出围绕重大发展平台和各工业园区为重点载体的招商引资,重点引进重大项目、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工作目标

到2018年,全县累计实现引进招商引资合同总量达到2253亿元以上。其中,2015年度达到42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2016年度达到504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2017年度达到604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2018年度达到725亿美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

实际利用内资总量达到139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其中2015年度达到33.7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2016年度达到38.8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2017年度达到44.6美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2018年度达到51.3亿美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

实际利用外资总量达到6.3亿美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其中,2015年度达到1.25亿美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2016年度达到1.43亿美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2017年度达到1.65亿美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2018年度达到2亿美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

外贸进出口总额总量达到22.5亿美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其中,2015年度达到4.2亿美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2016年度达到5亿美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2017年度达到6亿美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2018年度达到7.3亿美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

新建标准厂房200万平方米以上,厂房招商出租率达95%以上。

四、突出重点区域和产业领域招商引资

重点领域:根据我县区位特点、产业特点和近几年招商引资实际态势,我县把招商引资重点放在珠三角、长三角、海西经济带地区,“长三角”地区要以用好上海资源和吸引产业转移为重点,突出稀贵金属再生利用及精细加工、环保科技等产业;“珠三角”和闽南地区要以用好深圳、厦门资源和吸引服务业转移为重点,突出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产业等产业;海西经济带以特色农产品加工,现代旅游业、现代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同时抢抓省内产业转移和布局的新机遇,唱好开放承接大戏。

重点产业:第一产业四年目标总任务为5.23亿元,其中2015年1.12亿元,2016年1.23亿元,2017年1.38亿元,2018年1.5亿元,年增长幅度约为10%。重点支持永兴冰糖橙、油茶等种植和深加工,特色畜禽水产养殖和深加工,现代农业庄园建设领域,农产品存储物流交流等重点和产业领域进行招商。第二产业2015年到2018年,力争引进国内大中型企业(含投资规模大、带动力强、行业龙头等优势企业)15家,引进国内大中型上市企业投资项目50个,投资总额300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争取达到50%以上。重点引进总部、产业龙头企业、高科技企业和产业带动大、市场竞争力强的高附加值项目。要着力抓好神华火力发电厂项目、株冶集团转型升级项目、风力发电项目的承接对接。第三产业重点围绕文化旅游、现代商贸物流、电子商务、信息科技、健康养老、房地产业、交通运输、金融业等领域招商引资。文化旅游招商引资金额四年累计达到222亿元。着力打造中国银都品牌,重点发展便江画廊生态旅游区、中国银都旅游区、板梁—悦来—下青乡村旅游区等旅游精品,塑造和推广“中国银都、碧水丹山”旅游形象。房地产开发总投资到2018年达到42亿元,新建商品住房14700套以上,开发总面积达到246万平方米。交通运输业“十三五”期间,投入总金额约18.17亿元,把高等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网中城际扩容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招商领域。

重点对象:外商及世界500强企业、央企、百强民企和上市公司是招商引资的主要对象,要根据产业招商规划,突出对重大产业项目及其产业配套的跟踪对接,有针对性的开展定向招商,精准招商,提高招商效果和引资效益。

五、主要措施和方法途径

(一)做强园区,打造招商平台。园区是产业培育的主平台、经济增长的核心极、招商引资的前沿阵地。要按照园区、城区、生态区相融合的理念,加大园区建设,明确园区定位,提升园区功能。一是完善基础建设。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建设标准厂房200万平方米以上,进一步扩大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两新产业园、太和工业园、柏洞工业园的园区规模,提升园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打造招商引资的主阵地和主战场。二是做好园区规划。明确各园区功能定位,确定园区发展方向。突出园区主导产业,以产业为纽带,以配套促聚集,形成关联紧密的产业链,培植产业优势,提高竞争力。三是创新管理机制。积极探索与国际接轨的管理运行机制,建立相对独立的行政体制和财政体制,建立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环境。按照交通区位优势、基础设施配套、管理机制健全、聚集效能较强的要求,整合提升优势园区,吸引大批项目落地,形成新型产业集群区。

(二)创新方式,增强招商实效。一是招商方式多样。实行“走出去”招商和“引进来”招商相结合、园区招商和企业招商相结合、主动招商和以商引商相结合、自行招商和委托招商相结合、传统招商与网上招商相结合等多种招商方式,积极构建招商网络,大力推行文化招商、中介招商、对口招商。二是打造品牌招商。整合永兴招商网络资源,健全完善永兴招商网网页功能,形成全县统一的对外发布平台,及时进行项目发布,拓宽招商引资的领域和范围。在国内重点地区,定期举办有影响的招商活动,打造永兴的招商品牌。每年定期举办赴香港、珠三角、长三角招商活动,定期举办永兴(深圳)招商项目推介会、永兴(广州)精品项目推介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扩大招商成果。三是推进文化招商。依托浓厚的湖湘文化,打好文化招商品牌。计划举办文化周活动,将文化与招商有机的结合起来,立足我县板梁古村、黄克诚故居等品牌,弘扬乡土文化、红色文化,以文化促招商,提高招商引资的档次和水平。

(三)深化改革,优化投资环境。主动转变政府职能、大

力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办事程序,形成招商引资的优

良环境。一是建立完善工作制度。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切实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一站式受理,全程代办”等制度。建立招商引资监督评价机制,研究制定行政效能监察监督制度、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和投资者评议政府职能部门制度,畅通外来投资者投诉渠道。对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定期评议活动,公布评议结果,优化部门服务,着力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二是建立协调服务机构。尽快建立我县招商引资县级协调服务机构,搭建与投资者之间联系的桥梁,协调、解决投资者在项目落地以及建设和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三是加强舆论宣传监督。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积极宣传永兴的投资环境。继续坚持招商引资定期媒体通报制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鞭策先进,激励后进,创造浓厚的招商引资舆论氛围。

(四)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人才保障。实现招商引资任务目标,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招商队伍。一是壮大专业招商队伍。县开发区、乡镇以及县直部门都要建立自己的专业招商队伍,保证落实人员、编制和资金。 二是积极培育招商人才。建立健全招商人才选拔、使用、培训和考核机制,更好地发挥招商人才的主观能动性。高度重视外向型人才的开发、培养和使用,切实营造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计划四年时间实施人才引进100名招商专业人才。强化现有人员的培训,有计划、有组织地选拔优秀人才,培养一批懂经济、会管理,熟悉和掌握招商策略、谈判技巧的招商人才,充实招商引资第一线,提升招商工作水平。

六、保障机制

(一)强化组织保障。一是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切实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和事关全局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进一步提高对招商引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以招商引资统揽工作全局。继续加强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确保领导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二是建立招商引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包括发改、经信、国土、环保、规划、财政局、税务、供电、招商以及项目对接单位等在内的招商引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对来投资的项目进行先期预审制和选址等工作;共同协调解决引进项目落户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合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使招商引资工作更加规范、更有实效。三是建立项目包装推进机制。按照“建设一批、储备一批、规划一批”的原则,加强对重大项目的前期策划和论证。招商项目要做深做实前期工作,精心搞好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评估报告、投入产出分析报告,进行技术可行性、市场可行性、效益可行性、环保可行性等综合论证,提高招商的成功率。建立县乡二级重大项目储备库,每年定期推出重点招商项目,搞好论证分析,滚动更新,确保项目包装的有效性。四是强化任务目标考核。适时调整完善招商引资任务指标的分解考核办法,合理分配任务,维护招商指标的严肃性。继续做好调度通报工作,坚持定期调度、及时通报,按时进行汇总分析。强化项目资金核查,严格统计资金到位情况,做到公正、公开、公平。改进调度核查方式,不断健全完善招商引资调度考核体系。

五是建立项目考评机制。探索建立项目综合研判、跟踪评价机制,由县重点办、财政、国土、税务、环保、商务、开发区等部门项目审核小组,一方面针对项目单位面积财政贡献率、万元产值能耗等进行研判审核。另一方面对项目落地后建设进度进行跟踪督查,建立项目形象建设进度与落实优惠政策挂钩的双向约束机制。对如未能满足项目合同约定的,可不予兑现相关政策或者给予追缴违约金。

(二)强化资金保障。一是建立正常的资金拨付、管理及

使用机制。将招商引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定期拨付,保障招商工作的基本需要。设立项目的包装、论证资金,专门用于招商项目的策划、包装,组织进行专家论证,提高项目包装的层次和水平。设立网络建设经费,专门用于招商网建设、广告宣传、网上推介活动等,加大网上推介力度。设立招商引资奖励资金,对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每年在经济上重奖,以此调动全县上下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二是建立完善招商引资奖励机制。继续按照有关规定,对在年度招商引资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招商专业人员进行奖励。研究出台对重大项目引进的奖励办法,设定全县统一的奖励条件和奖励标准,按照谁受益、谁奖励的原则,对成功引进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者,都要给予奖励,激发全县上下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对来永兴投资经营多年,贡献突出的外来投资者,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鼓励外来投资者投资兴业。

(三)强化政策保障。一是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全面落实中央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省、市支持扩大开放等优惠政策,主动加强与上级部门衔接联络,争取中央、省、市在政策、资金和项目等方面给予永兴更大的支持。二是抓好招商引资政策的细化和落实,完善招商引资鼓励政策,从市场准入、财税扶持、项目用地、金融支持、供电供水、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释放改革红利,吸引投资。三是想方设法多渠道增加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解决用地瓶颈问题。加大闲置土地的清理力度,盘活建设用地存量。

 

关于我们|人才招聘|网站声明|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沪ICP备06030408号 服务热线:4009962999 网站支持IPV6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