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田镇寨下村,通过产业扶贫,由昔日的“黑色经济”,转身发展为今日的绿色经济,带动全村脱贫致富。
走进寨下村,记者看到平地里有三十几个盖着遮阳网的大棚,村民们正纷纷采摘大棚里长势喜人的蘑菇。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2008年以前,村子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长期挖矿,家家户户都依靠煤矿维持生计。但随着煤矿关停,青壮年相继出去打工,仅剩一些没有劳动力的妇女老人,守着穷山过穷日子。
近年,扶贫开发的春风吹进寨下村,由村支书牵头,召集了九个村民贷款开起了合作社做起了种殖蘑菇的产业。但万事开头难,种殖技术从哪里来让合作社负责人犯起了难。
在了解到合作社目前技术困难的情况,寨下村村支书刘辉廷便从湖北请来技术师傅常驻村里传授接种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困难和问题。在刘辉廷的带领下,合作社一步一脚印,蘑菇试种终于成功,现如今在大棚每天蘑菇的产量高达一千多斤,产出的蘑菇销往郴州市区和永兴本地市场。合作社还运用技术把蘑菇烘干,做成干菇,销往偏远地区。巨大的产量不仅解决了村里40多个留守老人和妇女毫无收入的状况,还带动起了全村脱贫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