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20日讯(通讯员 李静)近年来,永兴县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精准对接企业,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融入司法行政工作全过程,以法治的厚度涵养营商环境的温度,助推永兴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保障合法权益做“加法”。充分发挥行政执法监督作用,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覆盖,常态化开展涉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广泛收集行政执法问题线索,营造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执法环境。聚焦包容审慎执法,积极推行柔性执法,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制定并实施“免罚清单”,督促16个单位公示了涉企行政处罚事项“免罚清单”。对符合条件的轻微违法行为实行“首违不罚”,为市场主体、行政相对人留足发展空间,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目前,全县各执法单位已办理各领域“首违不罚”案件130余起。
审批办事流程做“减法”。简政放权,积极推进“一件事一次办”,设置了涉企法律援助、公证“绿色通道”,涉企公证、法律援助优先接待、优先受理,法援律师、公证员“一对一”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公证服务。遇到特殊情况,按需提供上门服务、现场办理、节假日办理、快速处理等服务,确保企业办事流程畅通无阻。今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民事案件147件,公证案件460件,均实现了“一件事一次办”,确保企业办事真正实现“一窗受理、内部流转、统一收费、限时办结”。
优化法律服务做“乘法”。组建优化营商环境法律服务志愿队,护航企业健康发展。结合“千人包千村,万警进万家”、“送法进企业”等活动,选派20名优秀干警深入企业,建立一对一联系台账,深入企业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解难题,近年来,共召开律企座谈会8次、送法进企业12次,开展企业法治体检26次,查找法律风险点40个,开“处方”58条,引导企业合法经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为企业提供多层次、多样化法律服务。
解决矛盾纠纷做“除法”。积极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建立多部门参与的调解机制,引导企业用非诉讼方式解矛盾纠纷。运用“面对面+背靠背”调解法,使涉企矛盾纠纷得以化解,切实将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落实到每一起案件中,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今年以来,共排查涉及企业纠纷62件,涉及资金1600余万元,调解成功率100%,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