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沪农商村镇银行

首页> 关于我们

区县动态

永兴县林业局加强林业资金监管防止“雁过拔毛”式腐败

发布时间:2016-10-19来源:永兴门户网浏览字体:[      ]

永兴林业系统点多面广、事务杂,加之林业项目资金多,涉及千家万户,项目资金监管难度大,最易发生“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群众异常关注。近年来,该局将林业项目资金管理作为重点,有的放矢,着力从三个方面抓紧抓实抓好预防腐败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极大遏止了“雁过拔毛” 式腐败问题的发生。

一、强化教育,确保警钟长鸣。

把党风廉政教育和预防职务犯罪教育相结合,对林业系统干部进行经常性警示教育,进一步增强林业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

一是邀请上级领导上警示教育课。近年来,先后邀请县纪委、县检察院的领导到该局上了多轮次警示教育课,深刻剖析了以往发生在林业系统内的腐败案件,教育广大干部职工以案为鉴,牢记教训,从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防线,不能碰法律法规这条“高压线”,要守住党规党纪这条“底线”,不能越过行风行规这条“红线”,自架“高压线”、自设“防火墙”,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进一步提高拒腐防变的警觉性。近五年来,县纪委主要领导为林业系统上廉政党课3次,其他班子成员上廉政党课10余次,开展警示教育活动15次,廉政谈话200余次。

二是用好党内教育抓手。结合近年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教育活动、“纠四风、治陋习”和“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强化党员的宗旨意识,提高党性修养,并通过党内带党外、党员带群众,将党内教育辐射延伸到每个干部职工,自觉增强拒腐防变意识。

三是坚持定期廉政谈话。实行由局长对局班子成员、局分管领导对所分管的股室和站场每月定期开展廉政谈话,对局属各单位负责人实行任前谈话,对干部职工进行例行谈话,以期警钟长鸣,筑牢思想防线,从源头上防止“雁过拔毛”腐败问题的产生。

二、创新方式,串连监管责任。

一是创新工作方法。将预防腐败工作由局长和纪检组长“二人管”改为“一群人管”,即纵向分线、横向分区,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向局长签订责任状,机关股室、基层站场负责人分别向分管局领导签订责任状,定格并串连第一责任人、监督责任人、主要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监管对象,层层传导压力,倒逼一群人上下联动,合力共管,形成了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

二是加强内部稽查。安排9名专门工作人员,预算专项工作经费,全年脱产组建作风督查组、监察审计组、案件查处组等三个工作组,联合县发改、财政、审计等部门和乡镇,深入山头地块,定期对实施的林业项目进行绩效回访,对绩效差的项目立即中止并进行异地调整,确保项目实施真实有效,让林业项目实施腐败问题无处藏身、无所遁形。从近年来实施的9大类林业项目来看,项目覆盖了全县15个乡镇惠及1万余农户,群众反映非常好。

三、建章立制,扎紧制度“笼子”。

一是建立了林业项目公开分配机制。严格坚持适地适项目、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凡是林业项目分配,一律提交局务会研究确定,并要在局机关、项目拟实施地林管站和村组公示,待公示无异议后再组织实施,力争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二是建立了廉政风险防控制度。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岗位自查、同志帮查、领导点查、集体议查、组织核查的方法,全面深入查找廉政风险可能存在和发生的环节,共排查清理81项职权,查找出风险点184个,制定防控措施163条,建立了全面覆盖、层层监管、责任到位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三是规范了权力运行机制。针对林业审批多、办证多、收费多、罚款多等现状,将全局行政审批事项由原来的120项精简为73项,平均行政审批提速50%以上,减少了审批事项,简化了审批环节,明确了权力清单、负面清单和责任清单,规范了权力运行机制,压缩了权力寻租空间。

四是建立了资金使用监管制。对全局所有资金使用,实行由局长、分管财务的副局长、纪检组长、财务人员、联系站场的局领导、基层站场财务人员集中会审,流水线审批。规定局财务每半年要采取门户网站公开、上墙公开、局务会上公开等形式予以公开,局属各单位每季度要将本单位财务情况在干部职工中以会议形式公开,从制度上铲除了滋生“雁过拔毛”腐败问题的土壤。

关于我们|人才招聘|网站声明|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沪ICP备06030408号 服务热线:4009962999 网站支持IPV6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