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攻坚克难
推动全县“三农”工作实现新常态下的新发展
黄 谊
(2015年3月11日)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先就农业农村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科学把握新常态,坚定“三农”发展信心
2014年,我们以改革的精神、统筹的方法、务实的作风推进“三农”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028元,先后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全省烟叶工作优秀单位。
一是主要农产品供给有效保障。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突破80万亩、总产达33万吨,继续保持全国产粮大县称号,首次评为“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烤烟种植面积4.28万亩,收购烤叶10.08万担,实现烟叶税2845万元。新栽冰糖橙面积1.2万亩,冰糖橙种植面积达13.8万亩,总产量6.2万吨、产值6.2亿余元。新造和低改油茶林3.02万亩。完成蔬菜播种面积8.5万亩。出栏生猪92.76万头,出笼家禽922.48万羽。
二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筹集资金2.87亿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3100处,完成了陈排等10座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址渡河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年度建设任务。启动了14座小Ⅰ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建设。全面完成了2013年度农开土地治理项目。实施柏林基地单元金龟项目区基本烟田土地整理项目。新建高亭、鲤鱼塘、悦来3个烤烟育苗工场,新建密集型烤房370栋。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4.52万人。落实农机补贴资金906.17万元,推广农机具2198台(套)。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91家,合作社总数达到290家,入社农户达1.93万户,带动农户数达4.8万户。申报国家级示范社3家,创建省级示范社1个、市级示范社3家、县级示范社13家。现代庄园经济蓬勃发展,横冲智创、蓝勃高科等特色休闲农庄加速推进。开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改革试点,加快农村土地流转速度和规模,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5.2万亩,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达111.2万亩。
三是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成绩。建设县级以上统筹城乡发展示范村38个,成功创建省级“美丽村庄”1个(便江镇铜角村)、市级“美丽乡镇”1个(湘阴渡镇)、市级“美丽村庄”3个(便江镇铜角村、湘阴渡镇堡口村、洋塘乡八公分村)。高标准打造了武广高铁永兴段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大力实施“五化” 工程,强力推进“三拆”工作,完成71个行政村的农村环境整治,创建8个绿化示范乡镇和23个绿化示范村。强力推进规范村民建房工作。结合新农村建设,各乡镇都规划建设了1个20户以上的农民小康新村。成功承办了湘南地区全面小康建设推进会、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推进会。
四是生态文明建设再上台阶。完成荒山荒地造林6.7万亩,占市下达任务的121.8%。重点实施了荒山造林、城区绿化、通道绿化、水系绿化、示范村镇建设、矿山复绿等六大体系造林绿化工作,重点打造了“一线两镇三村”、“一带两园”、武广高铁、郴永大道、环城西路、人民公园等一批亮点精品绿化工程。龙华山森林公园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五是农村发展活力不断提升。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长效机制,强化对乡镇“三资”管理的监督检查,全县100%的村完成村务公开和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全面实施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53个,村覆盖面达45%,落实财政奖补资金1970万元,带动农村公益事业投入6580余万元。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扶贫开发项目26个,实现贫困人口脱贫4090人。
当前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程度不高,产业品牌不响,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二是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和农业生产成本攀升,农业比较效益仍然较低,市场吸引力和农民生产意愿不高。三是农村基础设施欠账较多,与农民群众期盼改善人居环境、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形成反差。四是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出现空心化、老龄化,耕地谁来种、新农村谁来建的问题日益凸显。
当然,我们在看到问题和困难的同时,更要看到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难得机遇:一是中央连续12年出台一号文件,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为“三农”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逐步形成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格局。三是土地流转加快,有利于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企业化、市场化的经营。四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制约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打破,农村发展活力逐步激发。五是我县近年来推进“三农”工作形成了一些好做法好机制,并逐步常态化,为做好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基础。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科学把握新常态下的“三农”工作,齐心协力、凝心聚力,努力推动我县“三农”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紧抓重点促转型,提升“三农”发展质量
2015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统揽,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实施“农业产业、农村环境、农民收入”三大提质工程,确保全县农业总产值增长3%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
(一)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去年12月31日,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省政府近期也将下发《关于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的意见》,粮食安全责任制将被全面纳入2015年各级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定期组织考核,对合格的给予表扬,对不合格的予以通报批评、责令整改并严格问责。全县上下务必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齐心协力抓好粮食生产。要通过“扩、调、引、治”等措施,“扩”即扩大双季稻适宜区“单改双”面积;“调”就是要充分利用旱土、高岸田、天水田、矿区渗漏田,发展以玉米、马铃薯为主的旱粮生产;“引”就是要通过集中育秧方式,解决农民不愿育秧和无劳力、无技术育秧的问题;“治”就是要大力整治耕地抛荒,最大限度减少季节性抛荒,杜绝全年性抛荒。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33万吨以上,创建万亩高产示范片4个,新增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100户,切实巩固全国产粮大县、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地位。
(二)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必然趋势, 也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必然途径。要立足永兴实际,以做大烟草、永兴冰糖橙、油茶等特色农业为方向,扶持“大龙头”、培育“大集群”、 建设“大基地”、树立“大品牌”、开拓“大市场”,实现农业规模效益。一要发展特色产业。加强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完成烤烟种植面积3.9万亩,收购烟叶9.5万担,实现烟叶税2700万元以上。当前已进入烤烟生产的关键时期,各乡镇要组织乡村干部督促烟农做好翻耕烟田的整地、排水、除草等工作,烟草部门要组织技术人员做好育苗工场、大棚育苗的技术指导,保证烟苗供应;全县所有已翻耕的烟田在3月底前必须完成烟苗移栽工作,确保烤烟种植面积全面落实到位。做优永兴冰糖橙产业,继续抓好永兴冰糖橙标准化生产及基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新增永兴冰糖橙种植面积1.2万亩,抓好年出圃能力50万株的种苗苗圃建设,满足永兴冰糖橙基地开发的苗木需要,加大品牌营销和保护力度,切实维护好永兴冰糖橙中国驰名商标品牌。发展壮大油茶产业,巩固源和、中联天地、天润健等公司的油茶基地,全县新造油茶林1万亩。加强蔬菜基地建设,重点抓好中南三泰国家级蔬菜标准园的创建工作,支持大布江乡食用菌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二要壮大庄园经济。依托永兴冰糖橙、油茶、畜禽水产、花卉苗木等农业产业,以G107、郴永大道、S209线为轴心,建设生产基地面积1000亩以上、年产值过2000万元的现代精品农业庄园2-3个。每个乡镇要培育建设1个以上现代农庄。抓好蓝勃高新农科产业园、中南三泰沃原生态农庄、源和油茶生态农业园、坤原生态休闲农庄、横冲智创生态农业产业园、前进生态农庄、杰丰果业生态产业园等现代农业庄园建设。加快推进农产品科技产业园建设,确保年内2-3个项目落户园区,重点推进黄栀子加工、茶多酚深加工、粮食加工及冷链仓储等项目落地入园。力争全县范围内拟建的农业加工项目全部入园,已建设好的农业产业项目逐步引导入园。三要培育新型主体。扶持一批农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争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产值过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2家。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年活动,力争创建中央财政扶持合作社3家以上、省级示范社1-2家、市级示范社3-5家、县级示范社10家以上。
(三)在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寻求新突破。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全面完成14座小Ⅰ型水库和46座小Ⅱ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建设任务。力争黄口堰水库扩建工程年内动工建设。完成小农水重点县年度建设任务,抓好马田、高亭、金龟、樟树等乡镇渠道新建、改造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全面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十二五”规划建设任务。抓好水利工程扫尾工作,加强防汛物资储备,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及时排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不垮一塘一库、一坝一堤,不发生群死群伤事故。实施好第二轮退耕还林项目,新增退耕还林面积3000亩。推进总投资7319万元的樟树镇、柏林镇、金龟镇等3个乡镇的“连片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县项目”。完成投资2467万元、面积9943亩的柏林基地单元金龟项目区基本烟田土地整理工程。完成投资1100万元、面积1.2万亩的三塘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争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00万元以上,推广各类新型适用农机具2000台(套)以上,新增农机总动力1.5万千瓦,逐步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完成10个乡镇的标准化气象服务站建设,完善气象预警发布网络,实现“直通式”气象服务。加强县供销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完善农资供销网络,全力服务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
(四)在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上再上新台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既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去年,我们打造了武广高铁美丽乡村示范带,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今年着力要抓好“一带三线三十村”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即:建成西河水生态风光带,建设和提质郴永大道、G107、 S209三条交通主干线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35个县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力争创建省级“美丽乡镇”、省级“美丽村庄”各1个,创建市级“美丽乡镇”、市级“美丽村庄”各2个以上。要通过强力推进规范农村村民建房和农村环境整治,使80%的行政村达到无裸露垃圾、无裸露黄土、无废弃杂房、有绿色照明、有良好秩序、有长效机制的“三无三有”标准。启动大中型水库移民避险解困全国试点工作,加快推进移民新区县城集中安置点建设,完成大中型水库移民避险解困1050人以上。
(五)在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上取得新成效。生态环境既是我们生存的基础,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近两年来,我县也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永兴县2015-2017年森林生态景观提质工程实施方案》和《永兴县2015年度森林生态景观提质工程工作安排》等文件,书记、县长多次专题调研生态文明建设。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结合我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海绵城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的美丽家园。一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近年来,通过实施城乡绿化攻坚行动,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7.97%。当前,正是植树造林的季节,我们要抢抓时间,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开展“三难地”、“裸露山地”造林工作,严格落实“禁火、禁伐、禁荒、禁猎、禁牧”措施。今年要完成荒山荒地造林5万亩,新建省级以上公路绿化带33公里,完成18个乡镇镇区的绿化提质和65个秀美村庄的绿化建设,努力构建质量高、功能强、景观美的城乡一体化森林生态景观。二要建设生态示范工程。根据全市的统一安排,今年重点要实施3-4个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着力抓好郴永大道高品质生态景观带、西河水生态风光带建设。三要开展生态文明创建。加大太阳能、节煤灶、节柴灶等新型农村能源的推广力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打造一批生态文明乡镇、生态文明机关、生态文明企业、生态文明学校、生态文明村庄。
(六)在农村土地经营权改革上迈出新步伐。去年11月,中央下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对加快土地流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实践证明,目前一家一户几亩地的生产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难以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推进土地流转既可以引导城市生产要素下乡,也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今年要将土地流转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一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按照中央、省市相关要求,总结2014年试点经验,全面铺开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村土地确权坚持以确权确地为主,总体上要确地到户,在有条件的村组适度推行确权确股不确地模式,从严控制确权确股不确地的范围。二要加快建设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按照有专门人员、有服务阵地、有规范程序、有信息平台的“四有”标准,建设9个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实现全县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全覆盖。鼓励村级设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站,安排专人负责土地流转工作。完善县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探索建立县级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大力推行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示范文本,建立健全全县土地流转台账。三要推广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是新形势下土地经营制度的创新模式,能够有效整合农村土地等生产要素,有利于提高农业组织化、规模化,要在充分尊重承包农户意愿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以村或组为单位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点工作。每个乡镇要选定一个村或组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逐步扩大股份合作范围,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三、凝心聚力抓落实,强化“三农”发展保障
当前,“三农”工作涉及领域之广、任务之重、难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需要我们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做好“三农”工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抓好“三农”工作的强大合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党委、政府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要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农业农村工作上,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农业农村工作。县直有关部门要把支持、服务农业农村工作与部门工作对接起来,形成抓好“三农”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完善投入机制。建立县级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大幅度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确保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进一步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加强对涉农资金分配、管理、使用全程监督检查,确保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加大农业信贷支持力度,切实解决农业生产环节中的资金缺乏问题。改进和完善财政资金农业保险投入办法,逐步向规模经营主体倾斜。
(三)加强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农战略。重点培养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等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急需的实用人才。切实抓好乡镇涉农站所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其服务农业农村的工作能力。
(四)完善考核机制。进一步细化量化目标任务,把农民增收、美丽乡村建设、粮食生产、耕地保护、农业安全、环境治理等工作纳入对各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以强有力的考核确保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取得实效。
同志们,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由此可见,农业发展前景广阔、农村工作大有可为。我县是农业大县,农业农村发展有基础、有传统、有优势、也有潜力,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昂扬的斗志、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工作,为建设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